夯实法治基础,护航乡村振兴,河源三个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近日,司法部、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命名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决定》,决定命名1136个村(社区)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我市东源县顺天镇沙溪村、紫金县敬梓镇冯坑村、和平县阳明镇梅径村榜上有名。
此前,我市已有东源县双江镇桥头村、龙川县丰稔镇成塘村、紫金县古竹镇榄溪村、源城区上城街道新兴社区、和平县彭寨镇群联村、龙川县黄布镇宦境村、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先后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至此,我市共有10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河源市“夯实法治基础 护航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深入夯实乡村法治建设基础,加强法治阵地与法治文化建设,围绕中心工作,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进乡村法治宣传活动3000多次,覆盖200万余人次。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看看
本次获评的三个村的情况吧
东源县顺天镇沙溪村
东源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依托,以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抓手,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推动沙溪村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民主议事制度,逐步实现“四议两公开”和村民参政议事渠道等规范化、法治化,通过“村民知情大会”、干群“茶话会”等活动,积极引导村民、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对本村公共事务开展民主议事、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打造东源县“强基层妇联·促乡村振兴”试点村,探索构建以政治为领、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要、智治为先的“五治”融合治理模式,结合“党建带妇建+法治”模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染上法治“底色”,为基层依法治理注入“巾帼力量”,加快法治乡村建设进程,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现在的沙溪村村道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村风民风明显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村民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实现连续多年零上访、零吸毒、零犯罪的目标。村里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有效带动本地村民自主创业和就业,贫困户27户66人,已全部脱贫,有效推动了富民兴村,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紫金县敬梓镇冯坑村
冯坑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积极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好驻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和网格员等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强对调解工作的开展力度。运用“五老一贤”人民调解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到“小事不出门、纠纷不出村”。用好法德讲堂这一载体,选取与村民息息相关的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法德教育,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涵。依托村“圆桌会议”“屋场会议”等民主协商途径,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为化解群众纠纷提供坚实的支撑。积极挖掘自身的亮点和文化底蕴,紧贴国家法律法规,全力打造村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全方位多领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加强,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组织领导更加健全,基层治理更加完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成效明显,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显著增强,法治宣传氛围越来越浓厚,有效推进了冯坑村乡村振兴的进程。
和平县阳明镇梅径村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阳明镇梅径村的民主法治建设扎实开展,成效明显,形成了全体村民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镇乃至全县前列。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以民主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为基础,实现民主法治同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结合,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新时代梅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发挥村法律顾问、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作用,积极开展法治讲座、修订村规民约、起草合同、解答村民法律咨询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建设乡村法治主题公园,以巨石镌刻法之箴言,以铜塑书写法之历史,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涵泳法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治水平。多方位开展法治宣传,利用广播、横幅、宣传栏、入户宣传等形式向广大村民普及法治知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