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助“清欠” 维权暖民心——河源市多措并举有效推进“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品牌建设
2020年1月3日,蓝口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拖欠陈某等16名农民工工资共计20多万元。东源县法律援助处获悉后,立即联合劳动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到施工工地现场调处。通过法律援助处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的反复说服教育,承包人承诺筹款还清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两天后,陈某等16位农民工拿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个个笑逐颜开,纷纷称赞东源县法律援助处做了一件大好事。
近年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治欠薪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贯彻落实司法部、司法厅关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有关决策部署,采取系列措施打造“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品牌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至今,全市法援机构共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108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851人次,追索劳动报酬及相关损失约3000多万元。
一、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一是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善用“调解前置”,加强法援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要求承办律师切实从维护受援人最大利益出发,尽力达成调解,提高农民工欠薪纠纷的解决效率。出台《河源市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试行)》等文件,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政主管部门在单位门户网站做好行政执法事前公示工作,并按照其上级部门规定的裁量标准、执法程序、文书格式进行执法,做到行政执法公开、公平、规范,积极主动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主动连接外部力量。市司法局与人社、信访、工会等部门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农民工欠薪案件信息通报与会商沟通,形成部门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合力解决农民工欠薪案件、共同探讨农民工欠薪案件的解决方法。
二、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公众参与。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民工法治教育问题,并将农民工列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市司法局依托河源普法网、河源普法微信公众号、手机新闻客户端推送有关农民工法治宣传教育的推文560多条,各县区也分别依托网站、“两微一端”等载体推送推文共2300多条。同时利用电台普法栏目《法治声音》,安排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等上线对农民工案例进行“以案释法”,为司法部门和有关涉及农民工等部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提供宣传阵地。结合“法律八进”活动,积极推动普法宣传进企业进工地,近年来,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共6800场次,派发宣传资料2.7万份,出动宣传车3000多辆次,接受农民工咨询7900多人次。
三、拓宽工作渠道,提供便捷服务。2017年全省首创“智慧法援”零距离服务平台,通过更新完善困难农民工等援助对象数据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农民工只需通过登录电脑网页或下载手机APP足不出户便可进行法律咨询或申请法律援助,实现法律援助零距离服务,实现市县镇法律援助接访大厅实体平台服务和大数据互联网智慧服务双驱动。2017年12月15日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何忠友同志在河源调研时对“智慧法援”平台给予高度评价;省委政法委将此项目列为全省法治惠民项目推广,同时被省厅定为首批固强补弱创新创先示范培养项目在全省作书面经验交流。此外,我市还积极向农民工宣传法律援助热线电话12348,引导农民工通过热线电话及时获得法律服务。
四、开设“绿色通道”,助力暖心工程。市、县两级司法局每天安排专职律师在法援处窗口值班,急农民工所急,通过提供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等“三优先”服务为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并一律免除经济状况审查,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实现了法律援助手续当天办理一次办结,优质高效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